浅谈中式家具的发展史
家具,作为生活用品,在中国已有很漫长的历史了。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家具从最简单的原始雏形逐渐演变为实用与审美价值都高度成熟的形态,每一件优雅、精美的家具都凝结了中华民族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那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式家具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
▲王世襄旧藏 南官帽椅
▲春秋战国·云纹铜禁
春秋时期手工业发达,社会分工更细,家具的种类不断增多。这一时期出现了凭几,衣架,柜,箱,案几以及四周装有栏杆的矮床等家具。漆髹(xiū)工艺在当时已经趋于成熟,用漆来保护家具,装饰家具,并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因此,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当时被漆保护完好的家具文物。
▲汉代·彩绘银平脱奁
▲唐朝·《胡服美人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战乱时期,也是南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时期。这种交流影响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胡床出现后,方凳、圆凳、束腰凳及带扶手的靠背椅等高型家具的出现则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重要标志。至此家具由低到高开始发展。另外,由于当时佛教盛行,以致在家具上还出现了壶门的样式。
▲束腰、壶门
隋唐五代中国家具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富足,文化的兼收并蓄人们的说习惯也随之而变,垂足而坐在当时已成为主流时尚,这更促进了高型家具的发展,从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能够看到长凳,圆凳,方凳,扶手椅,靠背椅,圈椅等家具已很普遍。因此高型桌案也应运而生。此时就家具形制而言大多造型硕大,装饰华丽,手法丰富。
▲唐式圈椅及唐式木凉椅(唐代座椅是不带管脚枨的,因为有足承)
▲收藏于日本正院·唐式家具(体型硕大,黄铜包脚)
宋代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家具品种,样式近乎完备,制作工艺更为精湛。人们已完全改为垂足而坐,矮型家具渐被淘汰,高型家具广泛流行。宋代的建筑业极为发达,建筑的大木梁架结构被家具所采用并和沿袭数百年的壶门结构并驾齐驱,宋式家具还重视家具的细部处理和装饰,开始起用装饰性的线脚,束腰与马蹄足。
宋以前的家具,功能、结构和装饰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分离的,即装饰是附加在家具的结构之上的;宋朝时,更趋向于以家具的结构件来表现美感,出现了各种设计要素走向融合的趋势,这一变化为明式家具艺术高峰的来临打下了基础。
▲宋代家具开启了典雅明式家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稳定富强的时代,被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余晖。当时人文主义的兴起,市场经济的繁荣,富庶而丰富的市井生活,是明式家具艺术成就取得的间接因素。
城市中园林营建高潮的兴起,发达的海外贸易带来了大量优质硬木材,生产技术的大幅度提高,重视个人感受的审美思想和审美趣味则是造就明式家具艺术高峰的直接原因。
因而,明式家具在选材、结构、构造、装饰等方面比宋代家具更趋完美和凝练,在家具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明式家具发展出了适合于书斋、厅堂、卧室等不同环境的成套家具。
明式家具已突破了险狭隘的单件家具的概念,具备了从单件到组合,从局部到整体乃至整个空间环境的总体设计意识。明式家具已成为室内装饰和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家具与环境间的相互关联来体现明式家具的总体风格。
▲明式圈椅
▲艺盟百胜·赞比亚血檀圈椅茶几三件套
清朝早期的家具直接承袭明代的传统,型制,风格与明式家具无多大区别。但到了雍乾时期,开始走向齐形巧制,繁纹重饰,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另一种主流样式——清式家具。
工艺上清式家具已经炉火纯青,从构件的衔接到描写绘饰都不逊于明代,并有所发展。但随着社会富庶程度的增加,等级礼制的强化,家具偏离了实用,体现为一种矫饰媚俗和奇形雕琢,逐渐丧失了明式家具的朴实,古雅,自然的艺术魅力。从风格上看类似于西方同时期的洛可可(Rococo)风格。但是,就整个中国家具史而言,清式家具也有重要的地位。
▲清·紫檀镶黄杨扶手椅
纵观家具发展的历史,每个时期不同家具的风格各不相同,并在自身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变换,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的加深,家具设计也随着时代进步,文化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日新月异,各种新奇的想法,风格也将多样性发展。
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互联网,若有侵权行为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